top of page
搜尋

【新聞稿】EdYouth 「南北學生一起串聯!檢討大學考招制度、消弭升學主義」記者會

  • 3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隨著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後,部分學校未經學生同意便公布學生成績。其中,高雄女中因未有學生取得滿級分,校長鄭文儀卻對外表示「女生數學相對比男生稍弱一些」,引發社會輿論。對此,學生團體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、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及雙北高中職學生權益陣線於今(4)日與高雄中學學生會、高雄女中學生會及南北地區高中生召開記者會,要求教育部檢討大學考招制度、消弭升學主義。


學生團體提出三大訴求,包含:呼籲全台學校應停止公布升學榜單並落實過去所簽署「終結放榜新聞」的承諾、要求教育部建立各校運用學生資訊於新聞媒體的規範,以及要求教育部全面重新檢討大學考招制度,並提升特殊選才的升學比例,以呈現學生多元樣貌。


國民黨立委葛如鈞、民進黨立委范雲亦到場與會,共同支持上開訴求、為學生權利發聲。

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說明,學測榜單的公布加劇升學壓力,讓學生焦慮於數字競賽,忽略個人興趣與潛能,考招制度應更重視學生特質與學習歷程,提供更多公平入學機會。蔡其曄強調,台灣升學制度應更具彈性,學測不應成為唯一標準,呼籲教育部提升特殊選才比例,擴大多元入學機會,讓不同專長的學生都能適性揚才、強化發展空間。


現就讀高雄中正高中高三的高雄學生民主聯盟主席萬儀梵表示,過去高雄學生曾發起「終結放榜新聞,停止製造神話」的連署活動,獲得廣大高雄學生支持。然而,部分連署學校響應學生訴求,如今卻忽然停止當初的承諾。萬儀梵舉例,時任雄女校長林香吟曾簽署備忘錄,承諾不再發布放榜新聞來評價學生。但如今這些承諾卻成了「被忘錄」遭棄置,造成學生極大的心裡壓力與傷害。


雙北高中職學生權益陣線理事長陳佳儀則說明,截至目前為止仍有許多私立學校公布學生學測成績及學生姓名。陳佳儀提到,終結學測榜單的用意,是終結學校以成績造神的亂象。校方以不同管道被動或間接的揭露學測放榜資訊時,壓力回到學生身上。當學校以成績為喜悅時,其實是將快樂建立在學生的痛苦上。另外針對該次雄女公布成績事件,他認為不論性別,都應當有追求不同領域目標的權利,學校的主體應為學生,而非考試分數與成績。學校應尊重學生隱私,停止製造焦慮。


來自高雄女中高三學生呂亞宣表示,對於接近滿級分的雄女生,在新聞上被扣上數學罩門的帽子,或是強調「沒有」滿級分,而這些討論忽略了當事人的心情。同樣來自高雄女中的高三學生張可霓則說放榜新聞,是對很努力想要取得滿級分的同學「二次傷害」。在失常的情況下,再次被新聞媒體放大檢視,對心情的影響更是巨大。就讀建國中學高三學生張哲浩則說明,每當聽到朋友們因為課業壓力而產生身心症狀,都會感到十分不捨,而社會追求「滿級分」使學生徒增壓力,希望未來社會不再追求「完美」榜單,促進學生多元發展。


就讀和平高中高三,曾任行政院兒權小組委員的聞英佐表示,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及其一般性意見,都已經明確指出「升學導向」的教育會對青少年造成危害。八年前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時,聯合國學者也提醒我國政府該問題,政府卻無適當回應。另外,買升學新聞、公布榜單的相關情況仍頻。恣意公布學生個人資料,甚至以學生作為招生工具的行為,是作為教育者不應觸犯的人權底線。


來自高雄中學,曾擔任學聯會長的高三學生陳俊寧則認為,社會不能僅用成績決定一個人的優秀與否,每個同學都有許多出眾的能力和個人特質,都是一張成績單沒有辦法呈現的。同為學聯會幹部的高三學生林世均同樣認為,「滿級分」的標準讓學生的個體及多元性被抹滅掉,希望學校停止提供榜單,讓學生得以不再被這些成績所定義,肯定個體的多元價值。現任雄中學聯會會長的高二學生何宥澤發現,現在的學測準考生跟正在準備分科的學長姐,因為榜單的公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,這些的言論無形之間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上的負擔,甚至讓學生喪失學習的動力。


最後,來自聖心女中的高二學生趙珈軒說,特殊選才名額極為有限,即使是積極投入課外表現、展現出卓越行動力的學生,也難以透過特選途徑升學,最終還是被迫回到傳統的升學框架中。師大附中的高三學生劉珈沛也說到,放榜後身邊的親友會因為自己就讀的學校而格外關注自己的成績,而自己也會因為學測放榜成績不符合大家的期待而沮喪,甚至會有一種「被遺棄」的無力感。而成功高中的高二學生徐宥霖強調,學生不是一台台的考試機器,而是一位位有獨立思考能力、獨特個人特質的人。



 
 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【新聞稿】EdYouth《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》 發布會

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主辦,台語巢計畫、原住民族青年陣線、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、台大客家社、台大學生會本土語言小組、臺灣學生聯合會等學生團體於今(6日)共同發起《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》,從「以學生為主體」的核心關懷出發,期待從共創環境、共學終身、共好族群...

 
 
EdYouth實體工作坊:面對政治變局,媒體識讀來導航!

🎲 媒體風向球來了!📢 滑手機時,你是否注意到哪些新聞最能掀起選舉風波? 還記得最近立法院在辯論法案及政策的時候,社群平台上鋪天蓋地的資訊讓你感到迷茫嗎? 我們每天接收大量訊息,以為自己已經能分辨真假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 🌟...

 
 

 © 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

立案字號|台內團字第 1120054396 號

​勸募字號|北市社團字第 1133014272 號

統一編號|93163773

通訊地址|(100) 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 2 號 12 樓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RSS
bottom of page